Wednesday, October 29, 2008

为民主之父辩护

发表于 9-10-2008 12:48 PM

昨天,就在大家延颈鹤望之际,伯拉正式宣布他不再蝉联党主席,也意味着在来临的党选后,将卸下首相的职位。

这为意味着,伯拉即将成为大马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恰恰符合了当年老马临选伯拉为过渡首相的期待。

纵观历届首相,也因为各自的功绩,被后人评论为XX之父敦,比如拉萨赢得大马发展之父的美誉。而相对于伯拉,他会被后世称为什么之父呢?

阿叔认为,毫无疑问的,伯拉是大马民主之父

阿叔为何如此肯定呢?

其实,如果要对伯拉在民主化的贡献,就须在政经文教着墨。先谈政治。

在接过老马的权威政治遗留下的烂摊子后,伯拉凭着其笑面迎人的招牌,在上届大选横扫了历史性的近九成的席位,以其说是人民给予的大力委托,不如解释为对在位整二十年的老马的高压手段的厌恶。虽然阻力重重,可有了这样强大的委托的正当性,伯拉肯定的可以放手去改革。

过后不久,为了整顿常年举债而耗费国家资源的发展模式,伯拉不惜违背和老马达成的默契,斩断了许多其朋党利益的大型计划,而因此惹怒了老马和其集团。

最叫人意外的是,身在牢狱的安华,也被释放了出来,换成是老马在位的话,岂有可能?当然,他们之间的交易,一样可被视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权宜之计,可是,就是因为安华获得自由身,直接的整合了在野的势力,导致今年三八大海啸的可能,伯拉对安华的宽厚,该记一功。

谈回这届大选,在知道了成绩的当晚,在没有其他国阵成员党领袖的陪伴下,孤零零的伯拉在记者会上直认:输了,就是输了。回顾513历史,巫统这次不拿别人开刀以夺回政权,那晚和过后伯拉扮演了吃重的角色,显而易见。

在另一方面,虽然巫统继续玩弄种族主义,甚至动用内安法令先把hindraf 后RPK郭姐姐等对政局无关紧要的角色抓了起来,可伯拉却依旧坚守其立场,不发动类似老马喜爱的矛草行动大逮捕,以稳固该政权。

当然,以上的举动都可被诠释为伯拉性格软弱的表现,而对老马的政绩做出不留情的切割,也同样是为自己的朋党利益,可是,大选后伯拉有多次对在野党展开灭绝行动的机会,他却拒绝选择展示绝对权力的诱惑,遵循民主游戏规则,其诚意有目共睹。如果是老马或纳吉,又如何?

选择不分裂巫统,不援用恶法把在野党领袖扣留起来,继续让还未成型的两线制有机会各自抗衡彼此竞争,就这至高点来看,伯拉更显得难能可贵。

所以说,伯拉对大马未来走出民族极端主义,迈向民主化,其扮演的历史性角色,无能出其左右。

待续.......
阅读全文..

Sunday, October 26, 2008

a+b+c=d

帖子的其余部分

IF 
a+b+c=d
a+b < d
b+c< d
but
a cannot add up with c to be < d
so,
a is a,
c is c
sometimes,
a < c
sometimes,
c < a

很乱。。。


阅读全文..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毁佛像, 人神共愤?

帖子的其余部分




孰是孰非, 行动党和马华都应该解释清楚。

到底是那个笨蛋政治团体做板差


该所谓的佛庙,其实纯属某人利用为赚钱机构,由始至终都没有成立理事会,佛总根本都不
承认该佛庙。。。民主行动党利用影像剪接,隐瞒事实,只将表面拆除的画面呈现给大家, 玩弄种族情绪,并没有说出真相!歪曲事实,欺骗选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K32A1LmkYI&eurl=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79711&extra=page%3D1

第一,马华可能说谎?

第二,报馆可能虚假?

第三,佛总可能忽略?

既然林冠英/火箭曾在报章上招呼这件事, 也应该在事后有些后续。

解释清楚来龙去脉也是应该的事。一个非宗教团体, 做宗教团体的事,也是应该受到关注的。

宗教团体的注册,牵涉的官方机构有内政部,市/县议会,如果没有合法的证明文件,执法单位是可以采取行动的。因此,马华和行动党都应该在这件事有些更明确的交代。

http://www.dapmalaysia.org/english/2008/feb08/bul/bul3436.htm


Melaka Chief Minister Datuk Mohd Ali Rustam is aggressively promoting “zero opposition” with confidence of winning back the remaining two state seats of Kota Laksamana and Bandar Hilir held by DAP. Ali is confident that the people will back BN, UMNO and MCA despite his record of offend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with actions such as opposing any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unlawfully tearing down of Buddhist temple in Jasin and banning the rearing of pigs in Melaka by trying to forcefully close down pig farms on 4 September 2007.

虽然不是林冠英的文告, 不过倒是出现在火箭网站里面。

最基本最起码的,任何宗教团体都必须注册。根据马华说的, 该地点是没有任何宗教注册的。

因此当火箭在参与此事是也如随风而去网友所说的, 是情绪激动的。把情绪弄上来,更不可能不事情解决掉。

这就是只求高调, 不求成效????

难道火箭在处理民生问题,是没有细查的吗?

最基本的注册属性也应该了解清楚的吧!

是为了什么, 连帮助的对象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就那么激动?

是为了政治资本, 为了私利, 或其他? 这就不得而知了。

到底是马华说谎, 还是火箭鲁莽?

当伤害已经造成, 就不论是非对错?

就像BUKIT网友说的林冠英也是受害者。

同样的情形, 发生在马华, 火箭可会善罢干休?

在两个YOUTUBE看来, 马华和火箭都应该解释清楚。

既然, 两党都很喜欢敢说敢做又敢当, 就出来弄清楚。不要让任何人冤了。让有心人从中得益。就让马华和火箭去掉着路边社。

我们要的民主制度是理性思考, 理性执行, 而不是学习一些极端巫统的叫骂棍打的行为。既然大家都谴责巫统, 是不是应该检讨不同阵营却有相同行为的家伙?

拆此建筑物, 一为非法违建, 二为非法从事宗教活动,理由已经足够, 如果马华说的是真话。如若不然,火箭就应该跟进谴责马华。


阅读全文..

Sunday, October 19, 2008

What is 2750?

帖子的其余部分


拉惹布特拉也指控青年及体育部长阿查丽娜所率领的巫统“网络枪手”(Cybertrooper)长期以来,一直企图在他的网上刊登煽动性的留言,才是整起风波的罪魁祸首。 他透露这支“网络枪手”队伍约有25人,每人每月领取2750令吉的工资,职责是只是攻击《今日大马》网页,并每日发送500至600封蓄意寄发的敏感留言。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70409
阅读全文..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

新村的成立

马来西亚的新村就快走过六十个年头,我们可以回顾自英国殖民地政府移殖新村开始到马共武装斗争之时,村民们诉不尽的伤痛与不平,以至独立后流血流汗以建设家园和提升生活素质的辛酸。这一切历史都不可忘记。许多新一代的新村子弟都不能明白与体会刺围篱里的悲惨日子,更何况是已经走出新村的华裔子弟。

新村的课题向来获得华社的关注,然而往往只限于大型研讨会。之后,研究和治疗收集的工作沉寂下来。再者,由于缺乏长远和持续性的计划,加上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至今新村在国家发展主流的长河中乃是乏善可陈。传统来说,它是处于国家发展主流的边缘。

新村历史沾满泪水与血汗,有诉不尽的悲愤与伤痛。我们已经走过了那段坎坷的日子,从今以后,村民更应该自强不息,设法摆脱不幸的历史枷锁。

我们必须了解新村的历史,才能理解现今新村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从而拟定宏观计划,以摆脱新村给人落后与暮气沉沉的印象,并走出为客观环境所限制的框框。

战前的垦耕者

马来西亚新村的成立与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垦耕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垦耕者(Squatters)一词,是指那些拥有暂时性准证、非法或未经批准而利用公共或私人土地的耕种者。19世纪之前的华裔垦耕者,在马来半岛人口稀少的丛林地带耕种,但人数并不多。19世纪,英国人占领马来亚半岛,大事开采锡矿及种植橡胶,同时鼓励外劳加入此行业。在19世纪末期,英殖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之后,吸引了大量华人的移入。这些华工,主要是通过契约劳工制而被引入。契约劳工俗称猪仔、苦力。主要是指那些付不起路费的劳工,由中国沿海口岸厦门、汕头及香港、澳门等地的猪仔馆(客馆)与新加坡及槟城的猪仔转运所联络,雇船将之送到新加坡或槟城卖给雇主,因此更多华人被运送至马来半岛做矿工,开芭种植橡胶合板建筑铁路。猪仔身价一般是100元,须雇主做数年工才能还清身价。但有不少其实是通过掳拐、拐骗的方式诱骗到来得,可谓是一种贩卖人口行为。在这段时期,垦耕者的人数也随着增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许多马来西亚的华裔失业,有些回去中国,另外一些加入垦耕者的行列。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面对缺少粮食的危机,而垦耕者在供应粮食方面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虽然如此,20年代之前的垦耕者人数并不多。这与当时的土地政策息息相关。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全部土地都是属于州政府所拥有。因此,人民是在苏丹或州议会的建议之下,才获得土地分配。但是,当时的华裔耕种者却无法获得永久性的土地分配。1913年,为了保护经济能力比较薄弱的马来农民,马来联邦四州殖民政府实行马来人保留地法令。他们从国土中规划出大片土地保留给马来人。之后,马来亚其他非联邦各州政府亦实行保留地法令。原则上政府不排斥非马来人拥有土地,然而华人申请永久耕种地却难如登天。于30年代,陈祯禄呈交备忘录予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爵士,其内容指出英殖民政府的高级官员猛烈反对政府将田地给予华人及其他非马来人种稻。各级政府亦将适合种植稻田的土地划为马来人保留地,土生的华人因此无法获得土地。因此,华人要耕农,唯有成为垦耕者。

从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垦耕者的人数增减的幅度并不平衡。在世界经济萧条之时,即橡胶的锡米的价格低落,失业情况严重荷粮食的缺乏时,许多华裔又成为垦耕者。当经济开始起飞时,其中一些垦耕者又复职了,另外一些则留下来。从1934年至1938年期间,大约190,000华裔女性大量涌入马来西亚,在胶园、矿广、茶园及建筑场所工作。有些此类女性与垦耕者结婚,使到垦耕者人数大量增加,至1940年的150,000人。

日本占领时期的垦耕者

在日本占领马来亚时期(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垦耕者人数增加了接近三倍,即1945年的400,000人。其主要原因是:

1. 原产品如橡胶和锡米价格低落,无利可图,使到很多人都失业。
2. 粮食短缺,造成其物价暴涨。
3. 为了解决粮食缺乏危机,日本人亦鼓励垦耕者从事种菜,养鸡鸭等经济活动,以解决日渐严重的粮荒。
4. 由于日本人对华人的仇视及残害,一些华人被迫迁移分布道偏僻的森林或沼地边缘。
5. 有些华人偷渡来马来西亚成为非法移民。

在这段时期,马来亚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一些华人加入游击队及较有组织和规模的马共所组成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Malayan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 简称MPAJA),并向日军开战和抵抗日军的侵入。沦陷后的马来亚,其人民遭日军抢夺财物、迫害、侮辱、杀害甚至奸杀。其中华人是遭受日军残酷对待的族群。这是因为马来亚的华人和其他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一直支持中国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其中包括1915年的抵制日本货,1919年的抗日运动,1928年的九一八事件及1937年至1941年间的全面抗日救国运动。在这期间,世界各国的华人逐渐投入抗日援中的行列。当马来半岛沦陷后,日军便开始进行扑灭抗日者,其肃清对象为:华侨义勇军、共产党员、抗日份子及筹赈会成员和捐献中国政府和资助抗日的份子。日本军杀害行动引起华裔对日本人的憎恨更进一步恶化,有些甚至进入森林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攻击在马来亚及新加坡展开大屠杀的日军。另外一些华裔居民则搬迁至偏僻乡区安居。垦耕者的人数也因此增加。在日本侵占马来亚时期,抗日军得到一些华裔垦耕者的支持:食用品,医药,情报及抗日成员。

战后至紧急法令实行时期的垦耕者

日军投降后,英军于8月重回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国家经济渐入佳境,大约100,000名垦耕者又搬回原地居住及复职。另外一些垦耕者却认为耕种亦能带来盈利,而继续在森林地带耕种。因此,在1948年大约还有300,000名垦耕者。他们的职业是多样化的,即从事耕种、捕鱼、在矿场和园丘工作。

在1948年之前,英殖民地政府并没有全面性的计划,以便解决垦耕者与非法耕种者所带来的土地运用问题。究其原因,除了英政府需要这些垦耕者供给粮食之外,那就是英政府认为既然土地是由州政府所管辖,因此应由各州政府负责解决其土地与垦耕者的问题。

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战争中协助英军抵抗日本侵略的马共和曾经在马来亚沦陷的3年8个月里,以森林和乡区为根据地,展开抗日游击战的马来亚抗日军,则放下武器,成为合法政党,进行合法的政治斗争。

马共的斗争目标是要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在马来半岛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统治的共产主义(或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于1947年,当陈祯禄发起抗议不合理的《马来亚联合邦宪法》,向英殖民地政府展开斗争时,马共和各族左派党团组织,都参加勒比海陈祯禄领导的《全国联合行动理事会》,响应全马人民总罢市的行动。随后,马共控制的职工会,发动一连串具有反之殖民政治的工潮。这些活动严重威胁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地位,因此英国殖民政府乃通过新法令以削弱当时的职工运动,并大举逮捕马共和亲共组织的成员,同时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及取消许多职工会的注册。至此,马共与英殖民政府的斗争已到了采取武力对抗的地步。1948年初,马共重新拿起武器,进入森林,展开武装斗争。马共重新建立它乡区居民的联系,并把MPAJA另名为马来亚族群解放军(Malayan Race’s Liberation Army)。

1948年2月,由于马共决定扬弃循宪制途径争取达致政治目标,而欲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并向园丘及矿场的管理层攻击,希望能分裂工人,导致英殖民地政府于同年6月18日宣布实施紧急法令。紧接着,1948年12月,一个垦耕者委员会(以英殖民政府秘书长,Sir Alex Newboult为首,另外4名欧洲人,3位马来人及1位华人协助)宣布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研究非法耕种者所带来的政治问题。

这些居住在森林边缘的垦耕者社群便成英政府的注目焦点。他们被指责供应粮食,药物及窝藏马共份子之外,同时亦是马共份子新力军之来源。实际上,垦耕者是马共与英政府之间对抗的牺牲者。马共籍森林的掩护,采取游击战,神出鬼没,同时向村民软硬兼施,导致村民不敢向询问的军警吐露片言。此外。英殖民地军警在对付马共的军事行动中,往往疲于奔命,不但无法消灭马共,且常蒙受伤亡,因此便迁怒村民,特别是在森林边缘垦耕的华人,籍口指他们同情和接济马共,而向华人展开惨无人道德报复行动。这些垦耕者是无助的受害者,协助马共份子被认为时“生存政治”的方法。

在紧急法令的实行下,村民须面对马共份子的威胁,村人出入耕地、胶园、矿场之时,偶尔会遇上路过的马共份子。如果村人无法提供英军移动的情报,他们的农作物将受到摧坏,生命亦受到威胁。同时亦被英殖民政府的军警怀疑彼等接济马共而受到苛刻对待。英军警采取对付村民的手段包括:

1. 焚烧村庄及催残农作物
2. 任何人若被怀疑接济马共份子即遭扣留迫问。
3. 集体处罚。
4. 若被发现运载军火一律被处死刑。
5. 军警搜查时趁机掠劫。
6. 警告人民如不与政府合作,他们将被驱逐出境。

时任马华公会宣传小组委员会主席的陈修信于1949年1月29日在当时的《马来西报》发表的《暴徒之胜牌》专文中便可略窥英殖民统治者的残暴面目。文中指出:大事焚烧村庄之举动,如嘉照。注:也称“加蕉”,位于雪州,当时被英军放火烧成废墟。及任何人有嫌疑而被扣禁,集体处罚之封建制度,携带军火处死刑,军队人员于搜查时趁机掠劫,以及可使华人全批被驱逐出境之威胁。均使一般人相信英国人的手段比日本人毒辣。更甚的是,英军不但摧残垦耕者的农作物,推倒他们的屋子,甚至放火焚烧,把整个村子夷为平地,其中包括上述雪州之加蕉外,还有吉兰丹的布赖,霹雳州的连登、也朗及端洛。在英军的惨无人道苛政下,50万居住在乡区的华人父老处境的悲惨,简直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位居城市边缘的新村居民亦一样的过着苦难的日子,雪兰莪州的白沙罗新村便是明显的例子。在紧急法令实行初期,共产党发动武装颠覆行动,杀人放火,村民惶恐度日。当时鲜少有外人敢进入白沙罗村,恐被英军误为“山老鼠”(共产党员)而遭杀。

马华公会的成立

为了解决马共及垦耕者所带来的政治问题,英政府拟订了一项政策,准备把垦耕者在不必经过审讯之下,驱逐或遣送回他们的祖国。政府军警于1948年12月及1949年正月开始实行驱逐活动,首当其冲的便是雪兰莪州加影木屋区约300家华人住户。紧接下来便是1949年2月6日及9日的驱逐,牵涉森美兰州的乌鲁沉香(Ulu Temiang)和小甘密(Sikamat)总共1,500家华人。被驱逐的居民不准携带屋内的物品和农作物,同时亦未获得赔偿,当局将他们送往扣留营,等候船只遣送中国。英政府的驱逐行动不但引起社会恐慌,芙蓉地区的工厂、矿场及园丘因此而缺乏劳工人力。

在英殖民政府还未决定移殖新村之前,大约40,000人于1949年至1952年之间扣留。其中26,000人(即24,000华人,2,000印度人和印尼人)被遣送回国。为此,英殖民地政府临时在槟城的木寇山(Pulau Jerejak)及新加坡的圣约翰岛(St. John’s Island)建立扣留营,而后来因人满为患,又在霹雳、柔佛、马六甲再建新的扣留营。然而,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况且涉及面既广且深。1949年,中国共产政府成立之后,遣送回国之路,更难以进行。英殖民政府亦没有庞大的财力和人力扣留及安顿他们。最终英殖民政府决定移殖这些垦耕者。

继后,新村的移殖便交由州政府进行。州政府既英政府做其人力与经济后盾,本身更乏经济支援以进行移殖计划。在这段期间,一些华裔知识份子挺身而出,希望能够成立一个组织来协助当局解决华裔的各项问题。1949年2月27日,这些知识份子及工商领袖在吉隆坡的中华大会堂公开举行一项华人大集会。这项意义深长的集会讨论华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效忠、公民权、团结、华裔权力及共产党的威胁等等。它认为要彻底的解决华人所共知面对得起各项问题,最佳的途径是通过一个有代表性的华人组织。因此,在此集会上,陈祯禄强调,马来亚人民生活在紧急法令之下,使到日常生活受到干扰和产生许多民生的难题。因此,有责任成立一个组织与当局合作,使到村民盟负担减轻和通过政府的协助解决问题,以便恢复安宁与法律的社会,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再度获得平静与安全。马华公会就在此集会成立。

马华公会是在华人遭受最苦难时期成立的。关于这一点,马华公会首位会长陈祯禄在马华公会1951年4月21日的中委会会议上说道,马华公会成立于1949年2月,其近因主要是因为马来亚得里亚海忠诚华人在紧急法令下受到苦难,经济状态不但危及许多华人的性命、华人地生疏本地的效忠受到怀疑,这些人当中已有许多人以马来亚为其永久家乡。

马华公会成立之时,它已强调其与华社的关系与联系是分不开,也无法分开。1949年4月9日至11日,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在怡保及太平强调说:“马华公会的成功有赖于各阶层的人民支持,其中包括大众的劳工及垦耕者,因此他们的利益及权力必须争取。”

简而言之,从1949年开始,马华公会已许下“诺言”要协助这些垦耕者,即后来的新村居民。这些新村乃是马华存在的主要因素,其本意也是为了谋取新村人民的福利。因此,马华公会首要任务便是协助那些被迫迁移到新村的华人建立家园,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移殖新村的过程

1949年5月,英殖民政府接受了垦耕者报告书,其中解决垦耕者问题的方法,不外是把垦耕者移殖到新的居住地点。

在第一阶段的移殖过程当中,联邦政府并没有扮演重要得角色,它只是指示州政府进行移殖工作。当时,马华公会欣然负起移殖新村过程的经费。在1949年至1950年期间,大约20个移殖新村计划开始实行。但是,由于马华未能筹到所需的经费,大多数的移殖计划并不成功。

在紧急法令时期,马共进行乐游击战,并继续从一些垦耕者得到金钱、药物、粮食及英军移动的情报。到了1950年,马共活动变本加厉,更进一步的威胁英殖民政府的地位。

英殖民政府了解,单凭军事力量并不足以扑灭马共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如何切断马共与乡民的联系。1950年3月,毕礼斯将军被委任为行动主任,负责拟剿马共计划。他深切的了解,对付马共威胁的唯一途径便是把垦耕者移殖到新村。因此,在第二个阶段的移殖当中,即“毕礼斯计划”,英殖民联邦政府与马华合作,于1950年至1954年期间,总共建立了几百个新村,也移殖了半百万人。

移殖新村的阶段及人数

日期 被移殖至新村的人数
1950年3月 18,500人
1950年10月 68,875人
1951年6月 110,000人
1951年10月 334,000人
1952年6月 470,509人
1954年底 573,000人
资料来源:马华公会(1999a)

值得一提的是,马华公会再次以实际行动来协助当局解决华裔居民及共产活动所引起的纠纷,其中包括迁移垦耕者于新村。它捐出许多金钱帮助刚迁入新村的居民,如福利救济、赠送建筑材料、农耕工具、重建及修建华小等等。马华亦积极协助村民从事农业活动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及提高他们的生活素质。马华公会通过发行18期彩票(1950年2月26日至1953年6月21日),以援助移殖新村的华人。在文化及教育领域。马华公会资助兴建学校、民众会堂、设立成人教育班、创办民众图书馆等等。同时,马华公会也时时为新村居民向英殖民政府提出申诉及交涉,使村民过着更安稳的生活。在移殖新村的过程中,马华公会花费大约四百万零吉。

马华公会所付出的努力也获得新村人民的积极反应,几乎所有的新村都成立马华公会支会,且参与国内的政治活动。新村人民参与嘛华公会的政治活动或多或少改变了政府及一些马来人对华裔居民的负面看法。关于这一点,马华公会首任总会长敦陈祯禄但是指出〉“马华公会各领袖的真诚努力已经使人不再怀疑但是极大部分华人对马来亚的忠诚,华人与政府之间有互相合作,互相相处的更佳精神,以求协助紧急状态迅速结束”。

在“毕礼斯计划”实行下,英殖民政府采取高压政策,强硬地将原本住在森林毗邻和偏僻地区的华裔居民集体迁到园丘、矿场、城市周围以及被规划的新村地区,以便杜绝一些受到马共份子威胁的乡区居民支援马共的斗争,同时在全马各地实施大检证,以便切断马共的供应线。这些乡区居民被迫放放弃家园以及离开赖以为生的耕地、矿场及胶园而迁入“集中营”,大多数的集中营皆被指定在山坳处、河边或谷地,同时,当局规划成一排排,一列列,有的屋地较宽,有的则鳞次栉比,然后再用铁刺网把全村团团围住,四周设有碉堡式的哨战,进出口处有检查站,高高堆起沙包,以防马共偷袭。在这期间,“毕礼斯计划”以军人的铁腕作风,雷厉风行地推行计划,于3年(1950年6月至1952年12月)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迁移计划,这就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搬迁,华人新村也因此而诞生。一小部分新村则在1952年后成立。

为了推行移殖计划,英殖民政府采取乐3项主要方法。
1. 武装强迫搬迁,英殖民政府提供运输工具,帮助垦耕者迁移。如果垦耕者不给予合作,军警便强行拆屋,强硬拉人搬迁。
2. 给予搬迁重建住家费用。例如森美兰州的知知港新村每户所获的费用如下:

在限期内毁掉旧屋 RM 50.00
在新村重建新屋 RM 50.00
行为好者获2次生活津贴(每月RM 40.00) RM 80.00
新村便利 RM 20.00
总共 RM 200.00

3. 与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合作迁移垦耕者。

对于新村第一代居民而言,移殖新村是他们毕生难忘的经历。现举例说明增江(即全国最大的新村)及蕉赖11里新村的移殖过程,以便新一代的新村儿女和年轻的华裔子弟更了解先辈所遭受的苦难。

1948年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孤立马共,实行移民政策。他们被派居住宅那些没有围墙的建筑物里,居民目睹如此凄惨的环境,个个都愁眉苦脸,或泪流满襟,为了一家大小有栖身之所,勉强找些烂板纸皮,或旧白锌板,后获麻花资助100零吉,作为围住那些空空如也的屋身,以避风雨的侵袭,就这样因陋就简的住下来。

当时被迫迁副的居民,部分并没有预先获得通知,军警突到,则全家将有用的家具或用具搬上军车,然后拉倒或封闭他们的住屋,把全家人迁到增江新村里,约有四万余人。

在整块增江新村的周围,都用铁刺网围绕着,分为南北两区,在甲洞路以南叫南区,以北叫北区,所有出入口处,均派有特警看守着,居民出入需要有准证。

当时有些村民,千方百计想办法疏通有关当局,通融他们离开这个新村,要是被疏通成功的话,这雀跃万分,将政府所颁发的屋地,以贱价一百几十零吉转让给他人,或转送给亲朋戚友。

一位蕉赖11哩新村历史见证人李德树忆述昔日情景,该村村民多数来自目前的蕉赖再也、双溪龙及童子军营地一带。他说道,早期这里是大山芭,村民以务农为生,从事割胶、养猪、种菜及伐木等。在步入50年代,英殖民政府实施紧急法令,设立新村,把村民集中起来,但是人口达800多人。他也说道,当时没有电流供应,村民采用煤油灯照明,当时虽然落后,但是治安良好,日夜门户不需要关闭。由于是戒严时期,村子里以篱笆围住,早上6时解严,村民便去割胶,回来便种菜,傍晚6时开始戒严,村民行动完全受控制。在紧急法令颁布时,英殖民地政府通过当时的福利会,每人津贴100零吉作为搬迁费,当时只要付4零吉,便可以申请2依格的土地。早期,房屋是以茅草搭建,后来才采用亚答叶。


马来人对新村成立的反应如何呢?在“毕礼斯计划”下所建立的马来重组村及传统马来村并没有得到新村所享有的公共设施,这使到马来社会感到一些不满。这种情况使到一些新村并未被列入第二马来亚5年发展计划(1961-1965)的乡区发展中。

新村初期的生活

一般的新村在成立时都设有以下的基本设备:
1. 警察局
2. 诊疗所
3. 小学
4. 民众会堂
5. 篮球场、足球场
6. 养猪场
7. 神庙
新村的外貌合神离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 居民的栖身之所都是木屋,屋顶或用棕榈、树叶、茅草、烂板纸皮或旧白锌板盖成。
2. 红泥路。
3. 四周用铁丝网围筑起来,村前村后各有一个大门让村民进出,以方便当局进行检查行动。

迁移后的新村生活是如何的呢?一般上,新村的居民是生活照水深火热中,其中情形包括:
1. 新村范围装上铁刺网,为了杜绝村人支援马共,居民出入新村都须经过守卫处的严密搜查。村前村后各设大门让居民出入,并以身份证检查来肯定居民不是马共混进来的一份子。
2. 栖身之所是木屋,屋顶或用棕榈、树叶、茅草或锌片盖成,没有水电供应,食用井水。
3. 居民的粮食短缺和食品受到限制,很多新村居民都有吃“大锅饭”的经验,并以粮票换取米粮。
4. 耕种地点及时间受到限制。农民耕种时间是早上7点至下午2点。若附近地区的共产份子特别活跃,居民甚至被迫放弃当时的耕地。以非农业为生的新村,其居民则白天往外工作,入夜则遵守政府所限定的时间回来。被迫迁移的新村居民,其生活活动的时间与范围皆受到限制。生活在新村里形如坐监牢。
5. 新村居民成为“夹心人”。居民耕种时受到马共份子的威胁,同时又遭受到政府的严厉警告,居民可说是备受欺凌和压迫。因此,在蕉赖11里新村,许多早期拥有胶园的有钱人,由于害怕被共产份子误为与政府合作,便变卖胶园并搬迁至吉隆坡居住。

村民的苦难生活并非今天的大马华人所能了解与体会。他们活在畏惧及忧虑中。白天农耕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受到马共份子的打扰,要求给予各方面的支援。如果村人不给予合作,他们的农作物可能被毁灭,人生安全亦可能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当马共份子在某地区特别活跃时或某军警被杀,英政府便肃清火警告附近的新村居民。甚至一些被怀疑协助马共份子的村民经常被警方请去协助调查,或被扣留。在一些新村,军警更是在夜晚向新村内的屋外开枪,以示警告。夜间,新村人民也因此不敢外出。当军警在新村附近的范围杀死马共份子,他们有意的将死尸丢弃在新村,或吊在新村出口外,让村人看到参与恐怖活动的下场。当类似事件发生之后,被马共份子怀疑向军警通报的村民将遭殃。有些村民会被传召进入森林解释,幸运者就能够安全返回家园,不幸者便可能永远失踪。一些失踪的村人,其家人亦不敢向军警报告,以免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灾难。

简言之,移殖新村是件痛苦的经历。新村人民的痛苦可由前沙登国会议员拿督叶炳汉的以下追忆得以显示。当时的他被赶进沙登新村的时候只有六、七岁,周遭环境,荒芜光颓,村民一方面要搭屋盖白锌,另一方面又要设法干活。当年傍晚六时戒严,黎明五时解除戒严,村民摸黑出门干活时,因为粮食统制下,出村的村民,在栅门受到严格的搜查,于是,妇女被脱光搜查者有之,被英军强奸者有之,被当作马共份子而打死有之。总之,人民是在恐怖与痛苦的环境下度日,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我们今天灾电视中所看到战乱恐怖的镜头,正好是当年新村人民生活的翻版。当年新村人民所过的,根本不是人的生活,可是,新村人民默默接受煎熬,那段辛酸艰苦的岁月,年轻一代是无法想象的。

新村居民于50年代初期过着困苦生活,且成英军于共产份子斗争中的夹心人。村民因搬迁时遭受各种压迫与欺凌而避免与政府当局有所接触,同时亦不敢与马共联系,结果村民变成孤立无助犹如汪洋中的独木舟,随波逐流,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一些新村居民为了寻求人身保护及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因而加入私会党,使到后者又盛行起来。这些私会党以协助新村人民的福利活动为由,继而扩大组织,向党员募捐以帮助贫苦的“兄弟”,例如:办丧事、建新屋。私会党在新村能深入村民的心,其主要因素便是村人受政府及马共排斥的后遗症。

如此困苦生活,并非所有移殖居民能够忍受。在紧急法令期间,有些居民不能适应困苦生活而远迁他乡。霹雳州巴拉湾新村的移民情况可证实此种情况。此新村成立于1949年,住户约176,99%皆从事农业活动。由于难于忍受村中的“集中营生活”,而于1952年,26住户迁移至彭亨州的而连突。在英军与马共之间的斗争过程中,村民所受的苦难简直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于1957至1959年间,另外30住户迁移至而连突、柔佛州的巴株巴辖、居銮和新加坡。在紧急法令结束后,另外15住户搬迁至附近的新村、霹雳舞州的城镇、雪兰莪及柔佛。那些因为贫穷而不能搬迁的局面唯有竖起脊梁,以勤奋、勇敢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冒险犯难,历尽艰辛,排除万难,方有今天安身之所。

马来亚独立初期(1957年至1960年)

由于英殖民政府成功切断马共与人民之间的联系,50年代后半期的新村人们生活逐渐安稳。于50年代初期,政府所实行的地方委员会制度也被居民所接受。民主的地方选举引导新村人民参与新的政治生涯。

1957年马来亚宣布独立,由各民族领袖组成联盟政府领导国家,因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素质进一步提升。

1958年,新村开始从“黑区”变成“白区”,当局也开始拆除新村周围的铁丝网。至1960年7月31日,我国首任最高元首在上下议院宣布结束12年又45日的紧急状态。全国华人新村村民同声欢呼,以欢欣的心情迎接自由、和平、安乐的生活。虽然马来亚政府于1960年才宣布结束“紧急状态”,可是于1958年后,许多新村村民都可以自由进行各种社会各经济活动。因而一些新村居民亦开始离乡背井至大城市寻觅更好的生活。

对于华人新村的故事,很多新一代的华裔子弟都已说不上来。虽然新村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过他们父祖辈的苦难,却应记取这段有血有泪,可歌可泣的史实。新村是英国殖民政府遗留下来得产物。由于马共武力叛乱,欲通过武力争夺政权,英国殖民政府于1948年6月18日正式颁布国内进入紧急状态,以杜绝乡区华裔居民与马共份子的联系。

但是华人社群为了维护族群利益,在1949年2月成立马华公会。随着马华公会的成立,扮演官民之间的桥梁角色,它积极处理了新村移殖问题与提供紧急援助,为移殖的村民重建家园。纵然如此,新村人民是在戒严、粮食限制及受尽欺凌的环境中度过难忘的苦难日子。

尽管当时所谓的“集中营”被认为是一项临时居住性质,然而最终却成为马来西亚居民的一种居住结构形式。因此,新村的成立为我国华裔带来两方面的深长影响。第一,由于新村是在政治及军事因素下成立,新村发展缓慢,其人民的经济并没有得到周全的照顾,而导致许多新村目前尚存在着众多的民生问题。第二,随着马华公会的成立,华人正式参与本国的政治活动。马华公会与华人新村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历史的伤痛与过失,已经无法挽救,往后的日子,期望马华公会与新村村民携手合作,并带领新村步入22世纪。
阅读全文..

百万财富不是梦!请加入人民公正党!

帖子的其余部分

百万财富不是梦!请加入人民公正党!

你面对高通膨吗?
你是不是钱不够用?
你是不是充满着正义和平等的心, 却无法施展?
你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在正义平等的机会下,助人为快乐之本?

不要犹豫! 不要迟疑!

对! 就是你!!!

请加入 人民公正党电子俱乐部,

我们不分种族, 我们没有阶级
我们要实现公平的马来西亚经济体系, 由你开始!!!

http://www.keadilan-eclub.org/web/index.htm



大家可以下载以下的power point, 让我们告诉你如何步向百万财富!

E-Business Opportunity


百万不是梦! 执政不是梦!

阅读全文..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大马阿扁













帖子的其余部分





installement based on interest 6.5% @ 20 years
tax, assessment quit rent, insurance, legal fee not included.








【点击:“大马阿扁”有两千万资产 汤木要翁诗杰澄清免落话柄】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7808


引用:

翁诗杰自1991年开始担任国会议员,到2006年为止,其收入总额应为马币268万元,
但为何能拥有两千一百万元的房地产



结论: 投资要乘年青。

阅读全文..

Friday, October 3, 2008

公正党华裔史记(二)

续前《公正党华裔史记(一)》的其余部分


谈完了罗志昌,就让我们看看最近频频放话说变天的公正党宣传主任,蔡添强。

针对其背景,这里有非常充足的资料,有兴趣的自己去看,这里就不需浪费口水。


要点出小强没有谈到的,而且又比较有趣的是,当他在澳洲留学时候,一起搞“学生运动”的包括林冠英,郭金福,黄永安等学长。

当然,对于如何搞的形式和路线,在那时候就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而那时后对于圆桌会议来协商达至目的的做法,在经过街头的洗礼后,深深的让小强体会到其弱点。

在留学回来后,小强投入了对劳工研究的工作,并成立了劳工信息中心(Labor Research Centre, LRC)。该非政府组织秘书处是设在孟沙的住宅区,其地标亦成为国内大专生搞学生运动的不二选之处。

过后,也因为安华事件,小强从非政府组织直接投入参政,催化了公正党(即与人民党合并前的前身)的成立,并被推举为党副主席。在还没吃加哩饭时,男性魅力四射的小强的确是风头正健,无可避免的有仰慕之心的狂蜂浪蝶。

而在那时候,话说小强政治生涯最高潮迭起的部分,实乃鲁乃之战,想必不会有异议。

谈到鲁乃之役,就不得不提到这个经典之仗的背后功臣,小强是也。在事后,许多助选员都同意,日夜疲劳扫票的小强,更像是此补选的候选人。

这里有必要谈下当时的局势:替阵当时正逢前个补选吃了败战的低迷气势,对于整体局势而言,如果要恢复99年大选对在野党有利的格局,此鲁乃补选,唯有一句话来形容:只许胜不许败。

在这个大前提下,小强唯有选择了被当时行动党秘书长郭金福形容为背后插刀的辞职行为,来换取最有可能胜出的机会。。。回首往事,真的是不胜唏嘘- - 郭金福暗箭难防,自己竟不幸被形容小强的话给言中,火箭也最终选择了退出替阵;而小强也以2004年大选无法争取更多的华裔上阵为由负责,拒绝再度竞选副 主席的位子。

当然,此役之胜利,对于媒体当时特意炒作替阵分裂的新闻,无疑是刮了一巴掌;但是对于国阵而言,不仅是惊恐万分,更是有从死入生的彻肤之痛。

在国阵来看,如果公正党能够打破像鲁乃这样典型混合区的堡垒,那么,对于在全马类似的国阵堡垒区,这场补选的失败,公正党无疑的是敲了国阵一记响亮的丧钟。该效应的发酵,果真在2008年的大选彻底呈现出来。

而恰恰诡异的是,身在野的火箭,更是被此战所带来的意义,感到不知所措;虽然小强在事后,不忘对对方在最关键的最后一天晚上在讲台上卖力的拉票,公开感激致谢,其明捧暗刺之意,岂不跃然纸上?

也许,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小强把补选的胜利说成是火箭的大功劳,是对他咄咄逼人后最好看的下台阶;但听在火箭的耳,似乎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里。

看着所谓的鸡肋选区,不只被一个刚出道的黄毛小子用计给夺去,甚至还在自负获得华裔的支持下决定不助选,后却见风使舵更幸得公正党最后一夜“邀请”在讲台上拼命拉票而胜出。。。在面对公正党华裔能够独当一面甚至完全虏获其传统票箱的能力,其焦虑 、惊险和愤怒,可想而知。

更叫人吞口水的是,鲁乃补选证明了公正党有能力吸引非巫裔把票投给巫裔的候选人,皮肤颜色的成见似乎已经不是课题。这也就是说,该党以去种族来投票的游戏规则的能力,已成了瓦解国阵分而制之的种族主义,幸或不幸更成了破坏其战友市场的两仞利刀。

在从来没有被攻陷的堡垒区被一个只有成立不到两年,乳溴未干的公正党给打下来后,小强乐观看待该党的前途,可却没有料到,也因为这场战役,自己和其他同僚 成了国阵政权的威胁,最终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甘文丁,烈火运动也停顿不前。国阵暂时去了威胁,而其战友也松了一口气。但是,要面对的终究是要面对,如今眼看大 批民政党员过档,只能恨铁不成钢,不过之前有了一个巫裔精英可以一敌百,这样还是有赚无赔的好生意。

在没有小强的日子,经过了罗志昌后来的李文材医生,又是一番风景。


档案照片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20 23 38 88 2750号 为认证2750, BE PROUD TO BE 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