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2, 2008

巫统的政治博弈

巫统从独立之前到独立之后都是政治的主流,并不是偶然,
而是在重要的分水岭上面,他们做了正确的政治部署的策略, 而让他们历久不衰。

独立前, 巫统的亲英政策再加上英文源流和国民党的华人,取得独立的开国功臣的美誉和实权。
而继续使用英政府留下来的种族分而治之的政策,在69年之前的选举, 基本是所向披靡。


69年适逢碰上巫统内乱和社会主义的抬头,让联盟惨败,最终发动有系统的惨绝人寰事件。
同时也收编了民政,回教党和其他数个政党,成为国阵,而这一动作也稳固了巫统接下来30年的盘根。

巫统支配着整个政局的, 巫统的强势也必须靠靠一些因素而存在。
尤其在“制衡”这方面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
制衡也可以分为内制衡和外制衡,越多的制衡,巫统越是稳固,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内制衡
一大13小的国阵组合,让各种党的利益都互相牵制。
马华和民政
人联和土堡
沙巴更是牵扯的对象更多巫统(沙统)和团结党, 及更多小政党。
PPP和国大
这些牵制, 都可以让巫统随心所欲的调配任何势力,职位和利益集团。
而越多国阵成员, 巫统就越稳固。


外制衡
在公证党尚未崛起之前, 华裔的政治局面都局限在行动党和马华,
这分化了华人在争取的力道。尤其行动党是一个很历史性的华基政党。
试想想, 在华人人口比率很低的国家,
华人选票都集中在反对党, 主流仍然是马来人, 这会如何?
相反,华人选票集中在华基国阵成员党, 而这些国阵华基政党又被互相牵扯和制衡, 华人权益又会如何?
这就是独立以来, 华人权益每况愈下的现实。
不论华人选票, 去了马华还是行动党, 结果都是一样的悲惨。

主要原因, 就是没有一个真正多元种族性的政党,
有了这个政党,国阵的内制衡将会瓦解, 外制衡也会因为马来主流政治斗争下, 华裔权益获得保障。

民主行动党是人民行动党的延伸, 初期也只获得BANGSA一个国席的小政党。
因为所谓的第三条路线, 让民主行动党, 可以保存至今。
因为社阵说DAP是亲英的, 联盟却说他是亲共的。
在这政治主流的夹缝之中, 街头式的社阵被强逼退出69年大选,
今天的行动党才以社阵的真空变成的真实,
也很有“骨气”的69年收编时并没有加入国阵, 眼睁睁的看民政党背叛自己而去荣华富贵。

其实对巫统而言, 并没有必要让两个社会主义党加入国阵, 虽然当时这两个党都有被邀请。
原因有二, 就是制造内制衡和外制衡。
没有反对党的民主国家是可耻的,
所以基本行动党在巫统的政治盘局里面就是注定要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反对党。

巫统AB队事件是很深远的影响
46精神党也差点和回教党和行动党及沙巴团结党在大选中很可能大获全胜。
这次这个联合政府执政的机会甚高。
不过,以当时未与时并进的种族主义,巫统丢出了十字架的卡达山帽,让整个人阵败得不清不楚。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
1。马来西亚要脱离巫统的掌控, 必须有一个有效率的跨种族政党, 并不是由马来人带领的反对阵营去对抗, 这是极其脆弱和危险的。
2。以华基的行动党而言,一直是政治主流的陪衬品, 有了行动党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在野党象征, 没有了行动党的国家, 却又可以让任何其他政党的崛起, 这和社阵过渡到行动党的道理是一样的。


97年的经济风暴,把巫统再次推向分裂。
这个时候,巫统再次表现出他们的政治智慧
不像之前拒绝什么社会主义党, 相反的马上批准了公正党的成立。
这主要是看到, 这些分化出来的支持者, 可能加入回教党,也更可能加入行动党。
这两个结果,前者对巫统有利, 后者则是巫统政治的大灾难。
1。回教党和行动党是相当难合作的, 因此对巫统的分化局势是有利的。但是回教党变大也会是个隐忧。
2。让行动党变成真正的多元种族性政党是对巫统是灾难性的,就因为前面所提的内外制衡消失。
3。行动党这40年来都是巫统所需要的, 保留行动党的华基属性,对内制衡马华民政是有利的。在加上老马和老林这对朝野朋友, 怎么说都要关照下的。行动党变成马来党员居多,这情何以堪?当时行动党员不及10万,公正党可是20万!!!!
4。让在野势力, 继续分化, 这个更能造就巫统霸业。虽然最怕的是2008年的联系对抗,不过一当时来说, 安华时必须置之于死的,永不出狱的结果。这是老马的盘算。当然阿度拉也有自己的盘算。

2008年, 政治海啸到来。
只有在野势力在安华的调配之下, 各个民联政党才能发挥他们合作的效果。
马来人投了行动党,华人也投了回教党。
相反的, 马来人和华人的选民都很乐意见到公正党的崛起
因为,这是一个突破种族政治的开始, 一个较历史而言比较有效的多元种族政党,虽然马来人仍然为主。

因此,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感激行动党在这40年在野党的贡献,
如果更务实的话,更应该走入历史。
让跨种族政治能够萌芽, 再次强调, 这股势力不会因为因行动党的消失而殆尽。
相反的这个真空 反而更加的茁壮的造就和集中在野党的势力, 让其成为一个强势的政府。
让50年来华人一直没有在政治主流下当政的成为一个历史




结论:
行动党是巫统需要的政治布局中的棋子。
在野势力,成也行动党,败也行动党。



PS:
当我写马华时,概括民政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内部改革,年轻人有责

在第12届大选后,惨胜后的国阵成员党纷纷提出改革议程,好让自己能够在下一届大选收复失地。人民联盟同时也在在大选后持续吸纳年轻专才,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国阵要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局势中保持强势与竞争力,党内新生代必须加速崛起,也招收新血,才能避免失衡的情况出现。

马华要确保本身的先进性,需要延续健康政治文化为主轴的改革路线,配合突变后的政治局势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培训党内新生代。虽然之前制定的青年支会机制并不能有效地引发年轻人加入马华的风潮,但这种吸引年轻人参与政治工作的原意是对的,只是可能需要通过以另外一种模式,继续贯彻。

党内新生代必须敢于向党内不健康的政治生态说“不”,这是对政治工作者道德规范的一种最低要求,要从善如流,决不同流合污。马华的长期执政,组织变得臃肿,地方山头主义林立,利益挂钩关系日益复杂,导致许多年轻人为之却步。党领袖若要推动党内改革,年轻人却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注入更多新血,积极招揽有理想的年轻人加入政党是重要的。

一个政党的政治论述与制度必须与时并进,党也应该习惯这种保持持续性改进的机制,因为制度一旦僵化,改革的意见就难以令已经习惯原有制度生态的党员接受。年轻人的加入能够为党带来一些新颖的观点和意见,让党的形象与贯彻力增值。现在马华要走出第12届全国大选的阴霾,马华新生代更需要重建党的专业论政,仗义执言形象;为马华创造出更符合现代意义,让大部分年轻人认同的价值, 也只有这样,党才能更稳健地走下去。

虽然年轻政治工作者的经验可能不足,对党文化,人事的了解也不够透彻,但他们能够有效帮助党内改革的优势在于,他们相对地更有热情,脑海里没有过多的教条与框框来限制自己的创造力,容易接受新事物,贯彻更贴近民意的新思维价值。年轻人的天马行空将可以为马华组织的务实精神加入新的元素,让党组织文化不容易僵化。

年轻人在党内改革工作上主要是扮演辅助的角色,马华要改革成功,领导团队就必需具备开创格局的决心与耐力,改革之路固然艰辛,中途也难免有人会离队,掉队,但也必然会有人加入团队。只要全党上下确定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copy from http://kenplanet.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html

Nepolean said...

Nice blog to visit. Good attempt to write this blog. Please watch Samaa news for live update and current news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20 23 38 88 2750号 为认证2750, BE PROUD TO BE 2750!